通过Imtiaz Muqbil,
执行编辑,
www.travel-impact-newswire.com
泰国的旅游业是最成功的服务业,是农业和制造业整体上前三大经济部门之一。
根据旅游和体育部的数据,2011年泰国接待了1923万国际游客,比2010年增长了20.67%。平均逗留时间为9.64天,平均每人每日消费为4187.12泰铢(137美元) ,泰国旅游业创造了7,760亿泰铢的收入。今年的目标是超过2,000万游客。
尽管该行业多年来发展迅猛,但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泰国游客的形象。如今,十大来源市场国家中,除两个之外,所有国家都来自亚太地区,取代了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曾一度高居榜首的欧洲和美国。
在2012年1月至9月,访问者总数为15,964,133,比2011年1月至9月增长了8.69%。Lookeast读者可能会发现以下摘要的访问者概况(所有百分比变化均超过2011年1月至9月),并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推动变革的是什么。所有数字均来自旅游和体育部:
1.表现最佳: 中国1,945,948,同比增长39.13%。这个数字不包括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入境者。中国将成为2012年第一个突破200万大关的国家。由于地理位置紧密,泰国的物有所值以及国际入境签证,中国是过去五年来增长最快的客源市场。到泰国的检查站,以及每周从中国各城市到泰国各城市的近200条直达航班。
2.马来西亚: 1,778,380人次,下降6.54%。由于它是一个穿越陆地的边境,因此马来西亚一直是最大的货源市场,直到今年被中国淘汰。绝大多数游客是过夜游客,而人数的增加和减少取决于泰国南部的情况。最近,许多南部省份也受到洪水的影响。
3.日本: 995,072人次,同比增长9.46%。日本是泰国最大的投资国之一,商务旅行的比例很高。福岛海啸灾难和2011年10月至11月的泰国洪灾在2011年影响了休闲和商务旅行。从那时起,抵港人数恢复正常。
4.韩国: 843,136人次,增长5.71%。这是一个稳定增长的市场,很少受到高峰和低谷的影响。航空公司有很多座位,韩国人不需要签证就可以来泰国。
5.俄罗斯: 757,998人次,同比增长18.93%。这是另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预计也将在两年内突破一百万大关。最初,芭堤雅海滩度假村作为俄罗斯人逃避严酷冬季的目的地而广受欢迎,但此后随着宪章的出现,为普吉岛等其他度假村提供了新的动力。
6.印度: 757,998人次,同比增长7.30%。印度的四个主要都会城市孟买,新德里,加尔各答和金奈都在曼谷四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内。印度中产阶级的崛起,对印度旅行者的外汇限制的取消,印度航空公司获准启动外国航班以及印度游客到泰国的抵港设施签证都是这些繁荣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海得拉巴和班加罗尔等城市以及许多其他快速发展的印度城市获得更多的航空服务,增长仍将继续。
7.老挝: 734,750人次,同比增长5.24%。这主要是由于许多带有国际检查站设施的桥梁的结果,这些桥梁现在跨过湄公河将泰国和老挝连接起来。随着老挝人越过边境到达泰国,边境地区的许多地区正在蓬勃发展。现在有三座横跨河的桥梁,另外一座即将开放。
8.澳大利亚: 689,984人次,同比增长12.04%。坚挺的澳元和泰国的物有所值承诺在旨在向澳大利亚人表明巴厘岛可以替代的营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许多澳大利亚人将在冬季进入普吉岛,这相当于泰国的夏季。
9. UK: 到达628,880人次,上升0.54%。今年的到来受到八月份奥运会和总体经济状况的影响。但是,英国入境者的平均逗留时间最长(17天)之一,而回头客的比率最高(67%)之一。
10.新加坡: 570,310人次,同比增长12.54%。尽管人口少,但新加坡一直到泰国吸引了大量游客。低成本航空公司正在将周末的休闲交通集中到普吉岛,而即将到来的东盟经济共同体(ASEAN Economic Community)在2015年看到新加坡商人成为曼谷探索更多投资机会的捷径。
越南是一个强劲增长的客源市场,其入境游客达497,289人,增长了23.45%。现在它是游客人数的第12大来源,但以这种速度增长,到2013年,它将明显超过美国(排名第11),到2014年可能超过英国。
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到来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旅行,因为自由贸易促进了由10个成员国组成的东盟国家内的游客流量。
未来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是印度尼西亚。
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这些变化将导致出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旅游行业开展业务,包括预算分配,营销策略,服务提供,美食内容,标牌等等。
最重要的是,在未来几十年中,泰国旅游业仍将是泰国经济的“阳光部门”。
访客到达泰国(前十大客源市场国家) | |||||
---|---|---|---|---|---|
国籍 | 一月至九月 2012 |
所占百分比 | 一月至九月 2011 |
所占百分比 | %∆ 2012/11 |
1.中国 | 1,945,948 | 12.19 | 1,398,610 | 9.52 | 39.13 |
2.马来西亚 | 1,778,380 | 11.14 | 1,902,901 | 12.96 | -6.54 |
3.日本 | 995,072 | 6.23 | 909,077 | 6.19 | 9.46 |
4.韩国 | 843,136 | 5.28 | 797,602 | 5.43 | 5.71 |
5.俄罗斯 | 826,174 | 5.18 | 694,661 | 4.73 | 18.93 |
6.印度 | 757,998 | 4.75 | 706,420 | 4.81 | 7.30 |
7.老挝 | 734,750 | 4.60 | 698,138 | 4.75 | 5.24 |
8.澳大利亚 | 689,984 | 4.32 | 615,811 | 4.19 | 12.04 |
9. UK | 628,880 | 3.94 | 625,515 | 4.26 | 0.54 |
10.新加坡 | 570,310 | 3.57 | 506,766 | 3.45 | 12.54 |